母亲节当天清晨,在东西大道的宜力一日里里路段发生一头雄性小象被罗里撞毙事件后,许多人开始正视这条道路经常发生野生动物死在交通意外下的问题。
然而,尽管人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和看法防止类似悲剧再度发生,但很少人去了解宜力这片森林道路的由来。
网媒《mStar》整理出有关宜力森林和东西大道这一路段的一些“冷知识”
首先,包括皇家柏隆森林(Royal Belum)在内的宜力森林原始热带雨林,已有逾1亿3000万年的历史,比亚马逐雨林更加古老。
那里是森林保留地也是宜力主要的野生动物走廊,位于生态主道(CFS)上。
潮泾、丘陵密佈的森林地表使得施工难度高,加上该地区的土壤终年润,这意味要建造一座动物天桥,需要更深和稳固的地基。
另外,东西大道的宜力日里路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分为二,对很多大型动物来说是“亡命公路”,但在2015年,在CFS计划下,宜力日里第157公里处,建造了一座长达200公尺的野生动物高架道,耗资2600万令吉。
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土地用途改变,包括被用来种植业、种植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和住宅,象群活动範围已减少68%
根据马来西亚半岛野生动物保护局的记录,2020年至2024年共有4919宗涉及人类和大象突的投诉。
此外,过去5年,西马共有8头大象死于事祸撞击,今年就生了3宗。
霹雳州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主任尤索夫指出,所有被该局捕的野生动物包括大象,在实施迁移前都会放置定位设备或植入微芯片。
他表示,这是为了在释放动物到自然栖息地之前追踪它们的活动轨迹,以帮助常局识别这些曾被捕获及释放的大象。
他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安装芯片的目的是通过卫星技术追踪这些野生大象群体的移动及所在位置,特别是在它们迁移至其他地区或离开原有栖息地时。
芯片被置在大象身上时会进行形态测量,然後再将它放回群体中。
这种方式能让当局更有效地监控野生大象的行动轨迹,他表示,当局也持续在东西大道的宜力-日里路段巡逻及定期监控,以野生大象。“我们确实设有特别巡逻小组,在特定时段对束西大道进行监控,並使用无人进行察旦发现大象,会设法赶回森林。“
至于最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的母象事件,我们相信这头母象已回到象群中,但我们仍会持续监控该事件发生地点的情况,他说,该局也将增设更多不同尺寸的警示标誌,以提醒供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指引。
另外,上周日发生的一头5岁小公象在东西大道被撞死的现场,仍留有撞击痕迹,还可见到新鲜的大象粪便,显示该地是野生动物局所识别出的35个野象活跃区之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