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道路上,超龄车辆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老旧车停靠在街边,或成为交通隐患,或成为环境负担。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李健聪近日在面子书上发表的一则建议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呼吁政府重新启动“旧车换现金计划”(Cash for Clunker),以鼓励车主自愿报废车龄超过10年的旧车,并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帮助他们换购新车。
早在2008年,马来西亚就曾成功推出过自愿性汽车报废补贴计划(VVSP),当时该计划吸引了10万车主参与,通过5000令吉的回扣,换来了更安全、环保的新车。如今,李健聪再次提出这一提议,认为旧车报废计划不仅能有效减少马路上的老旧车辆,还能为国家的环保和交通安全带来积极影响。
李健聪在贴文中指出,截至去年12月,马来西亚共有近600万辆车龄超过10年的旧车,占据了全国车辆总数的49%。这些旧车不仅耗能高、排放污染多,而且车况老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他指出:“许多旧车被长期弃置或随意停放在住宅区,造成了空间浪费和卫生隐患。”更糟糕的是,随着这些超龄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旧车事故和维修成本的攀升已经成了政府与公众都无法忽视的严重问题。
事实上,马来西亚目前的汽车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明,马来西亚的汽车销量连续三个季度超过了泰国,成为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印尼。此外,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统计,马来西亚的拥车率在东南亚排名第一,甚至在整个亚洲地区也位居前列,仅次于日本。平均每1000名马来西亚人就拥有535辆汽车,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许多邻国。这种汽车的“饱和状态”固然带动了汽车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老旧车辆的集中问题。
李健聪指出,旧车问题不仅仅是交通和环境方面的隐患,还是一个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些被遗弃在街边的旧车,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公共空间,还极易滋生卫生问题,成为疾病的温床。老旧车的高排放量也与国家的减碳目标背道而驰,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尽管如此,政府对强制报废旧车的态度仍然十分谨慎。交通部长陆兆福此前明确表示,现阶段不适合推行强制性报废政策,因为这可能会引发公众的反弹,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强制换车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
但李健聪则认为,自愿性报废计划是一个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提供高额的现金补贴,鼓励那些拥有超过10年车龄的车主主动报废旧车,既能推动社会的车辆更新换代,也能减少因老旧车辆带来的交通和环保问题。
他的建议引起了民众的广泛讨论。
不少网民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如果补贴金额足够高,自己也会愿意考虑换新车。“5000令吉的补贴还是很诱人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车况已经不好的旧车来说,早点换新车不仅安全,还能省下一大笔维修费用。”一位车主在评论区写道。也有人指出,旧车的维修费用越来越高,如果可以通过报废换取补贴,不失为一种更经济的选择。
然而,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少。一些旧车爱好者表示,旧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承载了许多家庭的情感记忆。“我的旧车已经用了15年,虽然有点老旧,但它承载了我的回忆和青春,我不想轻易放弃。”一名网友情绪激动地说道。
无论如何,旧车报废补贴计划无疑是一项旨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如果这项计划得以实施,不仅能够减少道路上的老旧车辆,还能通过刺激汽车市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保护民众利益的同时,实现环境和安全的双赢,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马来西亚是否会再度重启这项“旧车换现金计划”?这将成为许多车主关心的焦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