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送货员搬运重物的短视频,近日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TikTok用户@ehsopek上传的画面显示,其与同事合力托举一个重达60公斤的货物,向无电梯的组屋二楼搬运。
两人在搬运过程中身体前倾、步伐缓慢,而该订单的佣金为5令吉,需由两人平分,每人实际所得2.5令吉。相关内容引发网民对基层配送行业劳动状况的关注。

他指出,如此沉重的订单实在不合理:" 下单买东西也要有点分寸吧?可怜骑士还要搬 60 公斤的货。要送到没有电梯的二楼,一个人抬上去真的会垮掉。"
组屋无电梯的条件增加了搬运难度,60公斤货物约等于成年男性平均体重,两人协作时需兼顾货物安全与自身防护,避免货物滑落或身体受伤。
5令吉的报酬需覆盖两名劳动者的体力付出、路程消耗及时间成本,部分网民认为该报酬标准偏低。
另有曾从事配送行业的网民表示,类似重量或难度的订单在行业内并非个例,部分从业者为完成配送指标会承接此类订单,长期从事高强度搬运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
他进一步感叹:" 试着把自己放在我的位置吧。你愿意一个人扛这种重量吗?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
该送货员最后呼吁顾客在下单前多替送货员着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事件引发讨论后,网民观点主要集中在平台规则与消费者注意事项两方面。
有观点指出,外卖配送平台的佣金计算机制或未充分考虑货物重量、配送难度等变量,可能导致劳动者劳动价值与报酬不匹配。
也有声音认为,消费者在下单大件或重物时,可提前了解配送条件,避免给配送环节带来额外负担。
从行业层面看,此类情况并非个例,而是多国基层配送从业者面临的共性问题。即时配送行业的便捷性背后,是配送员需应对各类天气条件及不同难度的配送任务。如何平衡行业效率与劳动者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议题。此次事件的讨论也反映出,保障基层劳动者权益需多方参与,既需要平台优化规则,也需要消费者增强理解,同时推动建立更合理的劳动报酬评估体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