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华政府高调宣布价值数十亿令吉的 “惊喜大礼包” 时,舆论曾猜测这或许能浇灭反对势力的怒火。但现实却是,726 倒安华集会的筹备工作依旧紧锣密鼓,组织者甚至放出 “万人齐聚独立广场” 的狠话。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大戏背后,藏着马来西亚社会撕裂的深层密码。
安华团队口中的 “惊喜大礼包”,实则是由燃油补贴加码、低收入群体现金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优惠等政策拼凑而成的组合拳。在吉隆坡街头随机采访时,小贩阿明的话颇具代表性:“政府每月发的 200 令吉还不够支付上涨的摊位租金,这种‘撒钱’更像缓兵之计。” 数据显示,马来西亚通胀率已连续六个月维持在 3.5% 以上,民生成本的持续攀升让政策红利显得杯水车薪。
集会组织者、前副总理慕尤丁在槟城造势时直言:“安华以为用金钱能买断人民的尊严?我们要的是廉洁的政府,不是施舍的面包。”
这番表态直指安华政府面临的信任危机 —— 去年曝光的公务员养老金挪用案尚未尘埃落定,近期又有媒体披露内阁成员亲属承接政府工程,这些丑闻让 “大礼包” 的善意大打折扣。在社交媒体上,# 安华礼包是毒药 #的话题阅读量已突破 2000 万次。
更关键的矛盾在于政治承诺与治理成效的巨大落差。2022 年安华就职时承诺的 “百日新政” 中,消除贫困、改革司法、打击贪腐等核心议题均未达标。反贪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贪污举报量同比激增 47%,而 convictions 率却下降了 12%。退休教师拉蒂法在集会预热活动中举着的标语耐人寻味:“我们不要礼包,要兑现承诺。”
从历史维度看,马来西亚政治素来有 “政策赎买” 的传统,但此次失效的根源在于社会共识的崩塌。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与伊斯兰党(PAS)的结盟,让反对阵营同时掌握了马来民族主义与宗教保守势力的话语权。而安华领导的联合政府内部,行动党与土著团结党在族群政策上的分歧日益公开化,这种内耗使得 “大礼包” 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集会现场的布置细节颇具象征意味:组织者特意在舞台背景板印上安华就职时的照片,照片下方用红色大字标注 “承诺未兑现清单”。这份长达 15 页的清单中,既有废除大道收费站、降低汽车进口税等具体诉求,也包含要求首相公开资产申报、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彻查选举舞弊等制度性要求。正如集会总协调员西华古玛所言:“这不是反对一个人,而是反对一种失信的治理模式。”
面对愈演愈烈的抗议浪潮,安华在最近一次内阁会议后罕见沉默。其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中,那句 “政府尊重公民集会权利,但呼吁保持理性” 的表述,被反对者解读为底气不足的体现。而民间流传的 “首相心里 OS:我累,我很累,我真的很累” 的段子,更道出了这位政坛老将此刻的尴尬处境。
726 集会的最终走向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政治博弈沦为政策施舍与街头抗议的循环往复,受伤害最深的终将是渴望稳定发展的普通民众。马来西亚需要的或许不是 “惊喜大礼包”,而是能缝合族群裂痕、重建政治信任的制度性解决方案,这显然比任何短期福利政策都更具挑战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