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马男子分享他到新山一家洗车店洗车,却被店员告知只接待新加坡的车辆,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这名男子近日在其 Threads 帐号 @prince_amusz 发文,分享了一家新山洗车店,优先接待新加坡车辆的订单的亲身经历。
他说,当时他光顾该洗车店,要求店员帮他清洗车子,未料一名孟加拉籍的移工却拒绝做他的生意,声称店里只接待新加坡的车辆,并指自己只是奉命行事。
“我告诉他,这里是马来西亚,不是新加坡。他叫我自己去问他的老板。”
他透露,该洗车店的老板过后向他解释,当天很多新加坡的车辆入境大马,其店的所有时段都被新加坡的顾客预订了,并向他表示抱歉。
不过,该男子对该孟加拉籍员工对待大马人的态度感到遗憾,指对方不尊重大马人,“他说只接待新加坡车,但是老板说他们大部分的顾客都是来自新加坡。”
这则帖文引起网民热议,有人认为,这名男子所遭遇的事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很多新山商家更优先接待新加坡顾客,因为利润更高,有人甚至要求男子透露有关洗车店的名字,因为他们要到谷歌给该店差评。
“新山的商家确实是以新加坡人为目标。他们用新币付款,更赚钱。”
“那个地区,洗一辆 Myvi 都要 25 令吉。”、“还等什么,去谷歌给这店一颗星!”
除了大马网民批评之外,也有新加坡的网民看不过眼,抨击该洗车店。
“身为一名新加坡人,我反对这种做法。怎么可以这样?太双重标准了!不管是马来西亚还是新加坡,都是付钱的,又不是免费的!大家应该发声!”
柔佛海峡的海水从未阻隔两岸的经济互动,从新山到新加坡的跨境大桥上,每天流动的不仅是车辆与货币,更是两地民众的信任与理解。洗车店的这场风波提醒所有边境商家:真正的跨境生意,不该是用国籍划分服务等级的短视行为,而应是在尊重与公平的基础上,让两种货币、两种文化和谐共生。毕竟,无论是令吉还是新币,印在上面的都该是 “尊重” 二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