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一对马来西亚的年轻兄弟邓立洋和邓立杰用他们的行动,生动诠释了“饮水思源”这个古老的道理。他们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艰难岁月后,终于在独立日前夕获得了马来西亚公民身份。
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这对兄弟在获得继续升学的资格后,毅然决定放弃学业,选择尽快工作,为年迈且罹患癌症的养母减轻负担,以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对兄弟的故事引发了广大社会的共鸣。从小被遗弃的他们,幸运地被一对华裔夫妇收养。然而,由于肤色与养母不同,他们在12岁时面临了无法获得大马卡的困境,导致他们成为无国籍人士。
在无国籍的状态下,他们无法升学、无法合法工作,只能在家具厂、油棕园和餐厅打零工度日。尽管如此,兄弟俩从未放弃希望,也从未怨天尤人,反而更加珍惜养父母的每一分关爱。
邓立洋表示,他曾因为自己的无国籍身份而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
多年来,他们一家人为了获得合法身份而奔波不已。
邓立杰则说,在等待公民身份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坚持和感恩。他们知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养父母始终给予他们无尽的支持和关爱。
随着本地电影《富都青年》(Abang Adik)频频夺奖并扬名国际,这对现实版的“阿邦阿迪”兄弟终于迎来了曙光。经过无数次的申请和被拒,他们在独立日前夕终于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的批准,成为光明正大的马来西亚公民。
邓立洋激动地说:“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是马来西亚人!”
然而,在获得公民身份后,兄弟俩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们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决定尽快进入社会工作,为养父母分担家庭的经济重担。
邓立洋表示,他对餐饮业特别感兴趣,住校期间常常为同学们做饭,所以他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找到工作。而邓立杰则希望进入汽车维修行业,并表示将来如果事业有成,一定会帮助那些像他们一样遭遇无国籍困境的孩子。
他们的养母陈在英如今已68岁,她为了两个孩子的公民身份奔波了整整10年。她表示,当年不忍心看到这对兄弟手足分离,才决定收养他们,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引发了一系列的波折。尽管如此,她从未后悔过,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两个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安稳的生活。
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邓氏兄弟成功获得了马来西亚公民权,他们的养父母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如今,两兄弟正努力通过自己的劳动回报养父母的恩情,他们的孝心和坚韧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人性的温暖,更让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坚持希望的重要性。邓立洋和邓立杰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血缘并不是家庭的唯一纽带,真正的亲情在于相互扶持和无私的爱。他们的故事,是对人性中善良与感恩的最美诠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